3.海南长臂猿
海南长臂猿被列为中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,在2002年全球极濒危的25种灵长类中,海南长臂猿被列为第5位。在确定中国的灵长类保护级别时,海南长臂猿也被列为第一位。
4.中华鲟
中华鲟是中国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,也被称为“水中大熊猫”。
5.穿山甲
穿山甲是一种古老的哺乳动物,被誉为“草原卫士”。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中属于极危物种。它们生殖能力很低,一般每年只能产1胎,每胎仅产1个幼崽,母兽繁殖年限估计最多只有15年。
6.绿孔雀
绿孔雀是最大的孔雀种类,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、中部和南部等地。如果不立即采取保护措施,云南野生绿孔雀有可能在10年内灭绝。
7.白头叶猴
白头叶猴是中国十大珍稀动物之一,它们通常以5-9只成员的群体活动,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。白头叶猴分布范围非常狭窄,数量非常稀少,现仅存数百只,是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动物之一。它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猴类之一。
8、云南闭壳龟
2000年,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已灭绝物种。目前野生云南闭壳龟的数量非常稀少,形势十分严峻。
9、扬子鳄
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,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,它生活在长江流域,因此被称为“扬子鳄”。中国已经将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并严禁捕杀。目前估计全球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-150只,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4-6%的速度下降。
10、白鱀豚
白鱀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,自成一科,被认为是古老的孑遗生物。它们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但剩余种群仍不断消亡。这使得白鱀豚成为了第一个因人类因素而濒临灭绝的鲸豚类动物。
本世纪以来,中国极大地关注对濒危、易危等珍稀物种的保护,建立森林公园、自然保护区、单物种保护地、禁伐禁捕等措施,使得很多的物种得以慢慢恢复。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,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成为生态保护领域的热门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未来必将实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